首页 > 党群工作原创文学

群团工作 党的建设 宣传思想 社会责任 原创文学

原创文学


铭记运河两岸的抗日烽火

发布日期:2025-09-05 14:40:43 作者:孟金钟

初秋时节,我参加社区党员活动,参观了坐落在徐州市贾汪区卧龙泉生态园的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苏鲁边界运河一带抗战时期史实性的大型专题纪念馆。

我很早就知道抗日战争时期,徐州附近有一支八路军领导的运河支队。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特殊而重要的时间节点上,通过参观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让我深刻认识了曾经活跃在苏鲁大地、令日军闻风丧胆的英勇之师——运河支队。

我在一片片由香瓜树、山楂树组成的绿色丛林中穿梭,认真观看每个展厅的内容。馆内七个展厅分别以翔实的文字、珍贵的照片、丰富的文物,全面介绍了运河支队的组建和发展历程,并运用绘画、雕塑、情景再现等方式,展现了运河支队一个又一个典型的战斗故事。

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日军在徐州制造了阎窝、汉王、吕梁、可怜庄四大惨案,杀害我同胞3500多人,面对日寇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戮,苏鲁交界的血性男儿奋起抗日,其中诞生了传奇之师——运河支队。运河支队隶属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这个名字还是时任115师政委的罗荣桓起的名。运河支队成立时有兵力1500多人,他们活跃在苏鲁交界的运河两岸、微山湖畔,战敌伪、搞统战、建立抗日根据地,而且还肩负开辟和保卫通往延安交通线的光荣使命,多次成功护送八路军、新四军干部安全通过敌占区。经过多年的斗争,运河支队成为插入敌人“心脏”——徐州的匕首。

运河支队的抗日英雄血染苏鲁大地,让英明永存山河!

胡大勋,徐州市铜山县柳泉镇人,徐州沦陷后,胡大勋拉起了200余人的武装队伍参加抗战。1940年1月任运河支队参谋长,1942年任运河支队队长,1945年任八路军鲁南军区18团团长,后任鲁南军区副司令员。胡大勋一家7口人参加抗战,3人壮烈牺牲。其弟弟胡大毅被敌人活埋,年仅27岁;其儿子胡霖在一次战斗中冲锋在前,头部中弹牺牲,年仅23岁。

1940年8月中旬,运河支队在袭击贾汪日寇矿警队时,女情报员王脉凤被俘,敌人对她严刑拷打,第二天上午就被日军在贾汪北隅干土塘附近活埋了。王脉凤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她对行刑的日寇说:“我可以睡在哪头!”,然后自己跳进事先挖好的坑里,壮烈牺牲。她牺牲时年仅22岁,留下一个4岁的女儿。

我含着热泪继续观看,并不时的驻足沉思,内容丰富的展阵,艰苦卓绝的抗战场景,贯穿历史与现实,给我深深的震撼。运河支队,这支驰骋在苏鲁大地、战斗在运河两岸的传奇部队,用血肉在运河两岸谱写的壮歌,早已响彻山河,他们写出了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壮丽篇章。罗荣桓元帅曾称赞运河支队是:敢于在鬼子头上跳舞的人;陈毅元帅赞誉:运河支队可以写一部大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次参观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是一次对历史的回忆和精神的洗礼,我要不忘初心,铭记历史,将爱国热情更加发扬广大。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解答 | 隐私与安全 | 法律声明 | 信访信箱 | 领导信箱 |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水路16号 电话:0516-85728891 传真: 邮箱:smed85728704@163.com 邮编:221001

©版权所有: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二队 备案号 苏ICP备11056407号-1